欢迎访问红桃网 - 影视资源宝库

影视宝库

三国书桌奇缘:当孙尚香踮起脚尖辅导刘禅写作业

频道:影视宝库 日期: 浏览:60

【踮起脚尖的兵法:辅导作业也是一场战役】

木质书桌前,七岁的刘禅咬着毛笔末端,墨汁顺着嘴角往下淌。竹简上歪歪扭扭写着《孙子兵法》摘抄,第十三次将"兵者诡道也"写成"兵者鬼道也"。窗外蝉鸣聒噪,案头香炉青烟袅袅,这个蜀汉最尊贵的小学生第三次试图把毛笔插进砚台里当旗杆。

三国书桌奇缘:当孙尚香踮起脚尖辅导刘禅写作业

"且慢!"

清脆的女声从身后传来。绯色裙摆扫过门槛,孙尚香单手撑着门框跃入书房,发间金步摇叮当作响。她利落地踢开碍事的蒲团,径直搬来黄花梨脚踏凳——这是昨日刚从吴郡快马加鞭运来的"教具"。

"阿斗可知,"她稳稳站上凳子,顿时高出小太子半个身子,"写字如用兵,讲究阵型气势。"纤细手指掠过竹简,指尖沾了墨也不在意,"你看这个'诡'字,左边言字旁要如列阵般端正,右边危字部需带杀伐之气——"说着突然俯身,鼻尖几乎碰到刘禅的额发,"就像你父亲当年长坂坡单骑救主时的眼神。

"

刘禅怔怔抬头,看见逆光中孙尚香的眼睛亮得惊人。这个总被宫人私下议论"不像王妃像女将军"的继母,此刻仿佛真带着千军万马的气势。他下意识握紧毛笔,听见她又说:"你父亲教我骑马时说过,战场上手心出汗就得死握缰绳——写字亦然。"

接下来的半个时辰,书房变成演武场。孙尚香把《孙子兵法》十三篇拆解成十三道兵法游戏:"瞒天过海"教他藏起写错的字,"以逸待劳"对应思考时的停顿,"声东击西"变成调整握笔姿势的暗号。当刘禅终于写出工整的"兵者诡道也",她突然从凳子上跳下来,赤足踩着青砖转圈:"此谓'出其不意'!明日该练'暗度陈仓'了——帮你把作业藏起来如何?"

年幼的太子咯咯笑起来,第一次发现竹简上的文字会跳舞。香炉烟柱歪斜时,他正跟着继母比划"击鼓进军"的写字节奏,案几上《蜀志》被摊开压着砚台,诸葛亮《出师表》的拓本悄悄垫在了凳脚下。

【笔墨间的江山:当作业本成为三分天下的沙盘】

秋雨敲窗的午后,作业升级为《治国策论》。刘禅对着"如何平定南蛮"的命题发呆,墨点晕染了半张纸。孙尚香盘腿坐在叠高的锦垫上——自从上次摔下凳子,她发明了更稳妥的"教学王座"。

"南蛮么…"她拈起一块桂花糕抛接着,"我在江东时见过山越人,你猜他们最怕什么?"不等回答自己接住糕点,"怕我们的稻米比他们的甜,怕我们的丝绸比他们的软。"突然凑近刘禅耳边,"所以呀,打仗不如送糖糕,攻城不如赠蜀锦。"

刘禅瞪圆眼睛:"丞相说要用兵!"

"诸葛亮那是没吃过交州荔枝。"孙尚香跳下垫子,抽出地图铺满案几,"你看,南中地形如叶脉,派兵像暴雨冲叶——水过留痕却养不活根。若每隔百里设茶马集市…"她蘸墨在地图上画圈,"这里教他们织锦,那里传他们耕技,最后这里——"笔尖重重一点,"开科举准蛮人做官,比十万大军管用。

"

窗外雨声渐密,烛台添了三次油。当刘禅的策论写到"以文化代刀兵"时,孙尚香正用他的朱笔给地图添色:蜀红描官道,吴黄标集市,魏蓝画商船航线。最后她握着太子的小拇指一起写下结语:"江山不在舆图间,在百姓饭碗里。"

更鼓敲响三遍时,作业已完成。刘禅趴在案上熟睡,手边摊着篇墨迹未干的《安南策》。孙尚香轻手轻脚抽走压在他脸颊下的竹简,添上一行小字:"建议配三千车荔枝作军饷——香。"想了想又补画个笑脸,将竹简卷起塞回小太子怀中。

雨停月出时分,巡夜侍卫看见书房烛火仍亮。绯衣女子独自站在凳子上,正对着三国地图发呆。她手指虚点襄阳又划向建业,最后停在成都上方,突然笑着摇头跳下地,吹灭蜡烛时喃喃自语:"这作业…该让仲谋和阿瞒都来看看。"

关键词:三国书桌奇缘